不可否认,在山东、广州等省,科技兴农已经在当地农村取得了一定突破。电脑和互联网上寻找农业技术信息支持、发布供求资讯,已经开始在早期建立的全国农村信息化综合信息服务试点得到推广。但从全国农村整体情况来看,形势依然严峻。
2007年,我国农业部曾公布几个重要数据,我国4.9亿农村劳动力的平均受教育年限只有7.3年,受过专业技能培训的仅占9.3%,接受过农业职业教育的不足5%,绝大多数农村劳动力仍属于体力型和传统经验型农民,还没有掌握现代生产技术。
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,我国东、西部地区城乡人均受教育年限有较大差异。例如东部地区,山东省农村人均受教育年限为6.80年,农村为6.80年,江苏省为7.15年,福建省6.81年,广东省为7.37年,然而甘肃农村居民平均受教育年限为5.2年,还达不到小学毕业程度。
2008年,在南方下海潮中取得成功的唐某携百万资金回到了铜梁县,承包了150亩农田。“电脑下乡跟我有什么关系?”尽管他采取了科学种植和寻找超市直供等现代化的生产销售方式,但却从未想过如何使用电脑和互联网信息来帮助自己。
而反观国外,在美国成立的数百家商业机构一直致力于提供各种农业信息服务,农民可通过电脑和互联网查看当前的新闻、天气、市场价格和其它农业信息。而且,在大洋彼岸,早在本世纪初,通过电脑和电视达成牲畜交易的商业模式,就已经相当成熟。
几年前,英特尔公司董事会主席贝瑞特访华,和中国大区总经理杨叙一同探访过中国农村市场。两人从田间回到城市后,感慨道:“农村信息化不是一个简单的电脑硬件问题,而是在电脑上面跑什么样信息的问题——首先要有农业信息,直接与农民有关系的信息。比如在新疆种葡萄、在河南种小麦、在广东种水稻,农民希望通过电脑和网络了解农耕、农作物生长、预防病虫害的情况,希望了解买什么样的种子、化肥,如何把农产品销售出去,同时又要防止上当受骗等等。总之,与农民每一天劳作有关系的这些农业信息有用、也受关注,其次才是医疗卫生、娱乐、农村教育等信息。没有这些综合信息服务,价钱再便宜的电脑农民都不会买。”
首先,我个人认为电脑下乡要有榜样用途:一、城市中家用电脑主要是用来娱乐的;二、大多数家庭用电脑只停留在简单工作和小孩学习教育等方面;三、几乎所有的国有企业的自动化方面还是比较落后的,设备(国内或国外)的编程方面、硬件方面与我们家用机都不是一个级别的。其次,我国搞改革开放,经济建设是发展国家的经济能力,用孔子的话来说,先富之,再教之,那么,要让电脑下乡,要提高他们什么方面的能力呢,仅停留在享受生活上吗,还是让下一代沉迷在网络中(城市中很多孩子沉迷网络,我个人认为关键的原因是家长不懂电脑,不能指导孩子正确学习使用)......后,我想说的是,我们城市人做好了,再教农村人,这样能够减少浪费,少走弯路,就是邓爷爷说的共同富裕,我们城里人应该先做好自己的,掌握好电脑的全部知识,然后指导着、带动着,终全面的帮助他们。 另外,我个人正在竭尽所能,帮助着周围的人逐步掌握电脑,应用电脑,探索着多方面的方法。 个人认为,电脑下乡还得至少5~8年才能实现,重要的原因是售后不仅仅是做系统(硬件除外)。
现在广大农村还停留在农闲时候出门打工、要饭、或者干脆在家赌博的阶段(别说什么新农村,全国能有几个新农村?)电脑下乡也许会有一部分农民兄弟去购买,但是起初的想法很有可能是斗富,就是他们家有什么,我们家也要有,而且还要比他们家好! 然后很有可能一部分农民兄弟学会了电脑的娱乐功能,开始留恋于网络聊天、网络游戏、看电影等等,但是真正用电脑来进行生产、管理和销售的,一定少之又少。我不否认这是一种拉动内需和普及电脑的好方法,但是硬件普及下去了,是不是软件一样要跟上呢? 国家需要的是一个对电脑使用的正确引导,不单单是让人购买。就好像一个人买了电视,你不告诉他都可以看什么节目,或者用什么方式接收节目,那么电视买来就是个方盒子,没有一点作用。正确的引导,以及搭建合理的农业技术及产品交流的平台才是更重要的。